《中国文化报》刊发|山东:在旅游“XIN体验”中赓续红色血脉

2022-07-12

微信图片_20220712114115.png

6月25日,《中国文化报》刊发《山东:在旅游“XIN体验”中赓续红色血脉》,宣传报道临沂红色旅游工作,全文如下:

微信图片_20220712114137.jpg

观众在红嫂家乡旅游区观看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短剧并与演员互动  郑树平 摄

暑假来临之前,“好客山东”发力线上线下营销,启动“游品荟”等主题活动,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新体验。围绕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,近来,山东不断升级旅游产品,创新营销路径,吸引新的消费人群。而随着“七一”将近,红色旅游热度升温,一些博物馆、纪念馆及红色景区、村庄等成为“网红”打卡地,在推出许多新玩法的同时,很好地推动了红色基因传承。

微信图片_20220712114212.png

在革命老区山东临沂,红色是这片土地上最鲜亮的颜色。坐落于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的红嫂家乡旅游区,“七一”前夕已接待了多批来此接受党性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,他们在沂蒙红嫂纪念馆聆听讲解,到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观看短剧,在沂蒙行中感悟沂蒙情。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,该景区实现了红色场地、红色展馆、红色演艺项目的全配套,创新打造了“展馆讲解+沉浸情景体验”红色旅游新模式,同步带动旅游业态“活起来”、红色教育“深下去”。“来这里参观学习,我收获很多,展馆讲解方式新颖,现场观摩情景小剧特别受震撼,这种沉浸式场景让人记忆深刻。”山东聊城冠县青年教师袁洪立深有感触地说。临沂费县白石屋村是《沂蒙山小调》的诞生地。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《沂蒙山小调》纪念碑前,研学团队在这里跟随小调传唱人宋守莲学唱,并参观沂蒙人家等特色院落,吃“忆苦思甜”饭,深切体验沂蒙红色精神。据介绍,该景区近日还上新了《沂蒙星火 小调情长》沉浸式实景剧本娱乐项目,游客可以进入故事、扮演角色,与同伴们一起劳动、战斗、解谜,从中了解革命历史故事,丰富红色旅游体验。

在临沂,红色旅游场景越来越多、产品越来越火,这归功于当地市委、市政府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。据悉,临沂市现有A级以上红色景区26家,建成沂蒙党性教育基地12处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8处,每年培训党员干部10余万人次,推出《沂蒙情》《沂蒙组歌》等80余部红色文艺精品,打造红色旅游特色村30余处、红色精品旅游线路30多条,年接待游客超4500万人次,先后获评“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”“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”等。前不久,临沂市还启动了2022“乐游沂蒙XIN体验·临沂人游临沂”活动,进一步明确围绕红色文化、乡村、地质奇观等特色资源,精准拓展自驾游市场;引导旅行社针对红色旅游、乡村休闲游等群体推出优惠政策。同时,临沂市还将“红色旅游+”理念融入全域旅游发展,打造爱国主义、革命传统教育的优质平台,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,为老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。

今年以来,山东省淄博市聚力城市品质提升,亦提出多项文旅方面政策举措,“盘活红色旅游资源、打造特色党建文旅品牌”即为其中重要一项。淄博市串联焦裕禄干部学院(纪念馆)、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、初心家园、马鞍山景区等,提升红色旅游活力与影响力,助推“以红带产”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重温马鞍山战斗英雄事迹、重走抗战路、上一堂“微党课”……6月以来,多支团队来到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的马鞍山旅游区,在马鞍山抗战纪念馆、革命纪念堂等场所体验红色旅游,感受英雄力量。据介绍,淄川区还广泛邀请党政机关、学校等在马鞍山旅游区设立“研学基地”“红色教育课堂”,以“党课+艺术”等创新形式,开展了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,自2017年以来,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。另外,马鞍山旅游区还深入推进旅游要素整合,把周边种植户和产出的农产品集中到景区旗下,打造“马鞍山”农业品牌,建立采摘基地等,实现了多元主体“抱团发展”。至今,该景区累计为当地贫困户等提供直接工作岗位50余个,带动太河镇峨庄片区、淄河片区100多个家庭摆脱贫困。

今年“七一”前后,山东各地还将广泛开展红色书画作品展、红色剧目演出、红色故事宣讲及文创、“手造”进景区、进街区等多元活动,在点燃信仰之火、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,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和消费扩容提质,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