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沿着沂河发现美”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兰山篇③】广纳世界之奇木,雕木沉香共荟萃

2022-09-13

河风清爽,水光一色;群鱼跳跃,云鸟齐飞,沂河之上,波光粼粼,渺渺河声,渔歌唱晚,遐想万千~

沿着沂河,我们收集美好,散落美好,探寻沂河两岸的神奇之地。

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就坐落于沂河之边,我们驱车前往,穿过绿意窄道,豁然开朗: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,已建设展厅8000平方米,库房面积2000平方米,公共服务区面积1500平方米,文物保护技术区面积200平方米,办公区面积300平方米。

走进馆内,一股木质沉香的荟萃韵味扑鼻而来~

这里有世界上最轻和最重的木材体验区,让游客和学生亲近大自然,体验大自然的奥妙;亚洲、非洲、大洋洲、南美洲、东南亚等世界20多个国家的珍稀木材在本馆应有尽有,为科研机构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标本,为学生、市民、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、体验、科普、感受大自然神奇奥秘的场所。馆内的3600余件藏品多为不可再生的古木、家具、雕刻等遗产,极具文化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。

大厅那巨型乌木“同心树”,令我目瞪口呆,以前所见乌木只有手掌或者脸盆大小,而眼前所见是一颗两人粗的盘枝错节,根根分明的巨型乌木。姜开峰老师的介绍,这是一颗几百年的乌木,古人云:“家有乌木半方,胜过财宝一箱”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,有“东方神木”和“植物木乃伊”之称。由地震、洪水、泥石流将其全部埋入淤泥中,并在缺氧、高压状态下,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,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。此展厅向我们展示了国标红木5属8类33种原木实物、宏观和微观构造图、各类红木标本及其应用以及埋藏地下5000年以上,极具科研价值的乌像栩栩如生。

3800年前的红木标本,于2006年在湄公河里挖掘出来,站在旁边深感自己的渺小和木材生长的顽强之力,若不是那水丰土沃之地,怎能孕育出此等巨型之木,不禁赞叹她见证了岁月,岁月还她以茁壮和神奇。在这里按照世界木材原产地分布,展示了世界各种木材标本不同树种形成的几千至上万年的阴沉木,帝王之木金丝楠木,远古植物桫椤木、龙血树、木化石,千年红豆杉,沉香,檀香等珍贵木材。

那被雷电奇袭的桌案,自然而然地应着年轮形成一对凤凰涅槃之图,惟妙惟肖,令我们拍手叫好。更奇妙的是年轮巧夺天工,长成一副“狼头” 形状,原来是大自然深处的狼头凝视,鬼斧神工,妙啊!在这里,我们了解到中国各式传统古典家具风格,有京作、广作、苏作、晋作、鲁作、仙作、宁作等样式,有千年金丝楠木、霞光纹小叶桢楠阴沉木八仙桌、天书小叶桢楠柱及各种金丝楠木制品,真是大开眼界。

循楼梯而上,近百张清朝、民国、建国前后期纯手工雕刻的图案精美的古床、桢楠老家具、泰国柚木老家具、明式古凳等,陈列工整,脑海里“上错花轿嫁错郎”浮上脑海。有的镶金,有的绘彩,雕刻的图文题材广泛,有人物故事、山水景色、龙凤戏珠等不少喜庆吉祥的图案,又或是顶盖四周围装楣板和倒挂牙,前面开门围子,有圆洞形、花边形、方形,雕刻得精美绝伦,承载了几代人的美梦和故事,是名副其实的“见证人”。

中国木文化源远流长,从古代的木建筑、木家具、木乐器、木雕,到现代的木装璜、根雕、家具艺术等,内容博大精深,颇有研究价值。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为木科学知识、学生科普教育、森林文化展示、古木艺术鉴赏、环境保护、休闲旅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博物馆荟萃精华,奇干异木得天之眷佑、地之滋育,生生而不息,郁郁茁直。离土而真情犹在,位移而气息久恒。